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0:23: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下列那一场面中,你不可能看到近现代伟人毛泽东的身影
A.参加中共一大
B.领导南昌起义
C.出席遵义会议
D.参加重庆谈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孙中山评价列宁道:“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由此可见列宁的贡献是( ? ) ? ? ? ? ? ? ? ?


A.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为实现国共合作指明了道路
C.开创俄国实现现代社会的新模式
D.鼓舞和推动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下列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①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②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③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④能否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理论思维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结论,进行史论结合、分析论证的能力。题干所述都是依据教材史实进行高度概括的结论性内容,解题时要联系具体史实进行细微分析,推导出结论与论据是否相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1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2分)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提出了哪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3分)
(3)材料三中所说“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详细论述这一观点的著作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科学态度?(2分)


参考答案:(1)《共产党宣言》;(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任意2点2分)
(2)生物进化论。(1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分)
(3)剩余价值论。《资本论》。(2分)
(4)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的下列论断和策略推动了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①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
②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③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④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A.③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在一战爆发后;③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在俄国二月革命后;①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④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因此选C.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 1)考查人物的活动。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3)考查对人物的综合评价。?【方法小结】1)要准确记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2)除准确记忆、区别不同人物的观点主张外,还能对其分析比较。3)要能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客观地全面地对人物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