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23:35
1、判断题 民国时期出版的《共和女界新尺牍》分上、下两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劝姊放足书》《求女士结婚书》《论女界宜设法禁止娼妓书》等。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男女实现了平等
B.女权运动得到发展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平等思想的传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文献的名称可知,民国时期女子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女权运动得到了发展,故B项正确;A项本身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参考答案:(1)高度赞扬并神化。(2分)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4分)
(2)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分)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弱点,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作者对朱熹的观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的观点。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的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作用来分析。
(2)第二问,首先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的“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这个内容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的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料内容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你认为汤恩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县制的持续深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古代一般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AC与题干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从属于中央集权体制。
点评: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性等:
②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所有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l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从此段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工业化有较快发展?
②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可知①正确;由“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可知②正确;由“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可知③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并没有进人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④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