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6 10:22: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群台湾的观光客在承德前清避暑山庄中,热烈地讨论着清帝留下的一幅书法:「戒急用忍」。请问近年我国政府仿此名言,在两岸关系上实行何种政策性作为?
A.两岸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必须先台湾后大陆,不可躁进失序
B.两岸政府在武器采购与军事演习上要自我克制,以建立和平对话与协商的机制
C.两岸运动选手在竞技场上要彼此回避,以免兄弟阋墙之争
D.两岸的经贸交流不可过热,以免台湾因产业外移丧失竞争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共主张先大陆后台湾;B项很期望,但两岸都做不到;C项有时会同台竞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意识到整体世界的存在及其双重性,整体世界开始朝制度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A.对法西斯的惩处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联合国成立及《联合国宪章》制定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酝酿和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4年至1918年的史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
A.专制制度的压制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官僚资本的排挤
D.民族资本主义自身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以及1958年时间信息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感叹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因此A符合。BCD三项虽是孔子的主张,但与材料本身意思不符。
点评:孔子:
(1)历史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2)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