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06-26 10:14: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国际会议的内容没有涉及中国问题的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带来的是毁灭性后果
C.科技成果总是诞生于战争中
D.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科技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科技可以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造福人类,这说明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国际条约或文献,未直接涉及领土问题的是(?)
A.《大西洋宪章》
B.《慕尼黑协定》
C.《凡尔赛和约》
D.《开罗宣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联系已学史实可知二战期间的1940 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国侵略性”是指德国侵略,“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是指苏联妥协,“民族利己主义”说明都符合各国 的国家利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符合这种思想,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