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11:26
1、选择题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务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有效信息“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了农民由于不堪沉重的赋税,被迫经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主张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1)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
(2)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故选C。ABD项明显错误,均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的理解。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所产生积极影响有
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缓解了农民与政府间的矛盾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幻想国际军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B.要集中军事力量“围剿”红军
C.借以削弱地方军阀的军事力量
D.慑于日本的军事实力,惧怕战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