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10:08: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了什么特点?(1 分)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一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三:?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地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四:?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2分)?就两段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说明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材料五:尚明轩(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曾说:“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
1982年12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台籍政协常委时强调:“台湾讲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有各种解释,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你们会熟悉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熟悉这方面情况很重要,我们走的路是曲折的。现在可以说,三中全会以来走的路证明是对的。”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3分)结合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所说的“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5分)


参考答案:(1) 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1 分)继承:承认君主的权力。(1 分) 发展: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 (1分) 。?
(2)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1分)。孟德斯鸠认为是专制政体。(1分)
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1分)理由:利玛窦曾经长期生活在中国,获得的是第一手史料。孟德斯鸠依据的是二手史料,根据来华传教士传递的信息,推导出来的结论。(如回答:利玛窦没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孟德斯鸠处于反专制的启蒙时代,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也可酌情给分)(3分)
(3)问题: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主共和),人民生活和社会的进步。(3分)
史实: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②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多途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③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儒学即理学。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①、④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家的倡导。②项曹操“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③ “贤臣择主而事”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故选C。
点评:关于宋明理学,常常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如“二程”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理学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但理学压抑人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麦当劳、肯德基是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从图片可以看出其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果中,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是(?)
①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
②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④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②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这些都能促进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中国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的原因。
(1)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状态的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大量丧失。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清政府政治腐败,不重视近代科学技术和教育。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国内市场狭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基础薄弱。落后的经济不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的原因:二战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策。学习苏联并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修改了“八大”的正确论断,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六七十年代,“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十年动乱,科技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对外关系片面强调“自力更生”,也是使科学技术滞后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集体耕作的长期存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个体农耕产生于秦汉时期
C.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D.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货币、城市商业、市场规模、对外贸易、商人群体的发展等方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