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10:06: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一支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共产党 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好花终须绿叶扶”。故选C。A项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B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的地位;D项基层民主是在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实行的基层民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 )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面解读史料的能力,联系已学史实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宗教在维护专制制度方面的作用不很突出,材料中的“教义”不指宗教,而是指儒家思想,由此分析可知A表述有误;B与材料主旨无关;D所述不能说明材料的意思,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以法治国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此图不能反映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
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
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
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
(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
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
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
D.中国人难于接受西洋风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采用排除法。“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本身就说明中国人并不是难于接受西洋风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西方不仅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塑造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交往方式,在推进人类迈向工业文明、实现世界现代化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自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逐渐取得了对非西方世界在力量、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全面优势。
——金灿荣《告别西方中心主义》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巨头在前苏联的雅尔塔举行决定世界形势的最高级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其间斯大林与罗斯福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判。美国希望前苏联早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减少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作为交换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把中国新疆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租借中国旅顺港;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外蒙古独立。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由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各国开始兴起对“中国模式”的赞赏。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有众多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了诸如“两国集团”、“中美国(chimerica)”、“中美共治”等理念和主张。对此,中国政府有着清晰的认知。温家宝总理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就明确表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多角度分析“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22分)
(1)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2分)
②政治上,英、法、美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2分)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西方思想的解放;(2分)
④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为西方发展注入了动力。(2分)
(2)变化: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2分)
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分)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③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分)
(3)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第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