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10:04: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
结合材料,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和技术,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剥削。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即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转移出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来赚钱)。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仅上过小学的他,1831年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这位科学家是指
A.法拉第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1831年”“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可知是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牛顿在17世纪创立经典力学,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日心说,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BCD都与题干不符。
点评: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只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B;“‘恻隐之心’”“‘恶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排除C;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排除D;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统治台湾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劂氏要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提出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邓小平,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出题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