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0:04: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化: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近代化最初是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开始的,五四运动后,又由无产阶级领导,所以④是错误的;中国的近代化从轻工业开始,欧美国家的近代化也是从轻工业开始,所以①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


参考答案: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分析与理解。分析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主要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如“以行此直接民权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表现其特点有直接民权和五权分立,与英美不同。但二者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都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及权力的制约等思想。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训政思想与国民政府训政差别的分析认识。从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训政的目的在于“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而国民政府的训政,从所学可知本质是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具有“五缘优势”——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在促进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①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对台湾贸易 ②扩大两岸的文化交流 ③积极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查找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查阅的史学著作有 ① 《春秋》 ② 《史记》
③ 《汉书》 ④ 《乐府诗》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备选项记载的史事和时间的范围,《春秋》是一部以鲁国为主的编年体史书,故从中无法查阅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排除①;《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记事为辅,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显然可查找到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②;《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的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著作,它是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故可查找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③;《乐府诗》即“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乐府采集民间诗歌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虽然能够涉及到了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但它不是史学著作,故不选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观点已经被近现代的西方政治家普遍认同。在此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准确理解。为了防止“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普遍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其余三项中“推翻君主制”、“消灭私有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与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不符。答案为D。
点评: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要重点掌握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颁布的法律文件、政体,掌握它们各自的确立过程及影响;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进步性及局限性;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各种政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模式的特点,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