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00:42
1、判断题
5.孔子虽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但是从古至今,孔子或被推崇、利用,或被否定、贬损。
下列人物对孔子的态度分类正确的是①汉武帝②康有为③李贽④鲁迅⑤袁世凯⑥秦始皇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问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5分)
参考答案:
(1)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5分)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5分)
(2)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5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和材料二中“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等信息进行比较可归纳出在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从材料一中“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和材料二中“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等信息进行比较可归纳出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归纳出在治学上亚里士多德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三段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应该是:
A.苏格拉底
B.泰勒斯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是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三段论的学说。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
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点评:注意古希腊不同思想家的主张。
1、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等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2、苏格拉底:(1)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2)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3.柏拉图: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4.亚里土多德:(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2)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3)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4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古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策》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回答:
(1)依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此主张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4分)
(2)根据材料二, 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4分)
(4)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2分)
参考答案:(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条件是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2)原因: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答出两点即可)(3)原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三孔”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在建筑、历史文物及艺术性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4)我们对于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等思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启蒙运动。(2)从儒家思想本身和当时需要两个角度回答。(3)从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三孔本身回答。(4)辨证地看待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的思想中反映了时代变化,其中矛盾的一组是
①贵贱有序?②知之为知之?③有教无类?④因材施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