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6 09:5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判断题  中国积极参加和主持APEC活动,是为了
[? ]
A.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
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
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的时间,比较的很长……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回答:
(1)材料一中“独特的有利条件”除了材料提到的之外,请再举2例。(2分)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工业革命前后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4分)
(3)材料三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因而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2分)
(4)“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中的“革命”指什么事件? (1分)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4、判断题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l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从此段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工业化有较快发展?
②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提出“适地适产主义”政策,其目的是
A.将中国沦陷区变为日本的工业基地
B.从沦陷区获得巨额的利润
C.把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去
D.从沦陷区掠夺大批物资运往日本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