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09:46: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2、判断题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请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3、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历史现实,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4、判断题  
2009 年10月巴基斯坦境内恶性恐怖事件不断发展,而巴基斯坦与南亚地区另一大国印度的复杂关系给巴政府的反恐行动增添了难度。追溯历史,主导印巴分治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5、判断题  2005年10月8日,南亚地区发生大地震,人类社会又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右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遥测地震发生的方位。该科学家是…()
A.张衡
B.张仲景
C.蔡伦
D.王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