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9:37:42
1、判断题 图2场景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
A.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2注解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事情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图中人物为周恩来和尼克松,综合以上信息,图片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的能力。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故B正确。A为废止缠足的运动,C为婚礼习俗变化,D为近代交通工具黄包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邓小平不同意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关于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排除A、C 两项;在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问题上,除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外交和国防事务方面不享有自治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下列两幅图片表述错误的是:
A.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
B.“和平之鸟”和《楚辞集注》是中美、中日建交的信物
C.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D.该局面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器物——制度——思想? B器物——文化——制度
c.器物——思想——制度? D文化——器物——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