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09:37: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2、判断题  姓名是一个人的个性符号,而有些人的名字则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解放”“援朝”等。那么“卫兵”这一名字大量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时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3、判断题  “百家争鸣仅仅是现象,藏在其背后的是新形成的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材料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
B.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C.社会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士阶层受各诸侯国重用



4、判断题  以下标志反映的组织中,能够证明“相邻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是



5、判断题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 “仁者,爱人”?③“天人感应”?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