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9:33:52
1、判断题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3、判断题 1979年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D.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4、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1966年秋,红卫兵将辽宁朝阳地区凤凰山上寺卧佛洞内的辽代石雕炸毁,洞内三尊石佛和十八罗汉像被推倒、砸坏。对此行为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破坏了文物
B.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C.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D.破坏了社会秩序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材料二:
明代的婚姻礼俗主要参考《朱子家礼》,如:
拜堂: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仪式,通常可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撒帐:拜堂后,新婚夫妇要向亲友抛洒“一把栗子一把枣”,谐取“早立子”、“多立子”的口彩。
庙见:婚后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拜祠堂,这样媳妇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
——摘编自陈洁梅《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1)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前后欧洲在婚姻方面的主要变化。(2分)概括材料二中传统婚俗的特点。(4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6世纪中西方婚姻观念与礼俗差异的原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