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6 09:29: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
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发展的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
A.俄国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指俄国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压迫;“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是指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人民深受其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俄国社会矛盾。20世纪初俄国社会陷于动荡局面,导致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工人、农民从抗议示威转为武装起义,资产阶级民主派加入抗议示威行列。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专制政府被迫实行政治改革,决定成立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国家杜马(俄语议会),参与国家权力。以下是沙皇政府有关国家杜马法令的摘录:
1906年沙皇颁布的《国家杜马章程}规定:“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批权、质询权”。但同时又规定“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实际上沙皇多次使用这项权力解散杜马)”,“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在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同时,沙皇还颁布了《国务会议章程》,规定由沙皇任命贵族地主居多数的国务会议拥有与杜马同等的立法权,国务会议实际上成为议会上院。
1906年沙皇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杜马选举法》。该法标榜“帝国居民不分阶级、财产、出身,均享有选举权”。同时又规定: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每2千人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而企业主(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则分别由7千人、3万人、9万人中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即土地所有者的一票相当于企业主的3票,农民的15票,工人的45票。
(1)根据材料,说明沙皇政府实行政治改革、成立国家杜马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中的《国家杜马章程》,分析国家杜马在当时俄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国家杜马选举法》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7分)


参考答案:(1)目的:①缓和社会矛盾(或遏制革命浪潮);②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每点2分,共4分)
(2)地位:①国家杜马形式上拥有立法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沙皇专制统治;②国家杜马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皇专制制度。(每点2分,共4分)
(3)影响:①维护了贵族地主的特权,受到贵族地主的拥护;(2分)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其不平等性又无法消除资产阶级与政府的矛盾;(3分)③歧视工农必然进一步激化沙皇政府与工农的矛盾。(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未从根本上缓解俄国社会矛盾……加入抗议示威行列”可以得出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或遏制革命浪潮)”,从“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专制政府被迫实行政治改革”得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这一目的。
(2)由材料中的“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3)根据《国家杜马选举法》中有关“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企业主(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的不同规定分别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改革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而B项是为C项服务的。
点评: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次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