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09:28: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早期,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符合当时的农业状况的史实是
A.土地集中的现象大大改善
B.农民依然遭受封建与半封建剥削,大部分沦为佃农
C.大地产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大种植园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可知,拉美国家虽然独立很早,但独立后实际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经济上的大地产制使土地大量集中,政治上是考迪罗制(独裁)。所以A、C、D都不符合,则B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翻阅世界史资料时,有学生偶然看到“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里约热内卢宣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分析材料中“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这一信息,可知《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朝统治者重视、扶植文化的现象不包括
A.医学、天文、算学专业学校的出现
B.佛教、道教的流行
C.传奇小说的出现和流行
D.编纂了多部被列入《二十四史》的作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传奇小说产生于市井,与统治者的倡导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的努力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民族复兴结合、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四?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
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潮的影响?
(2)据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据材料四,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
(4)临沂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为什么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宗法制度,程朱理学。
(2)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政治事件影响社会意识,民众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实行改革开放,女性地位提高。
(3)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4)原因是避田登之讳。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本题解析:
回答第一问时,应抓住材料一众多人名都反映尊宗敬祖,材料二人名都反映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故可联系到宗法制和理学解题;回答第二问,要紧扣年代结合新中国各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特征解题;回答第三问,要透过名称避讳本身挖掘其蕴藏的政治、思想和民俗现象;回答第四问,应联系前面材料反映的避讳现象分析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的原因,并结合史学研究的方法指出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