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09:26: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
(1)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请回答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分)
(2)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1分)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2分)


参考答案:(1)孔子;仁(2分)
程颐、程灏、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答出一人给1分,共2分)
(2)新文化运动(1分); 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1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2分)


本题解析:此题是简答题,可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答。(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代表文物有朱熹和王守仁等。(2)从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可以看出这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其影响主要在于思想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了一系列的理论,主要是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主要内容可依据教材作答。
点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宣扬民主与科学。希望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的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非选择题:本大题30分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9分)
(2)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9分)
(3)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差异的原因。 (12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实行君主专制,即把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手中;(3分)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宣扬君权神授。(3分)
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或者说反对君主专制(3分)
(2)韩非子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成为秦统一后采取的政治措施的理论基础。(3分)
董仲舒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
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影响。(3分)
(3)差异的原因: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韩非子处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期,(3分)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
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3分)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3分)
说明:1、只回答时代背景的不同,没有详细作答的,只给1分。
2、只回答韩非子、黄宗羲所处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没有紧扣材料,只给1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材料二中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君权神授”等主张,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材料三中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第(2)问,考查迁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从客观作用方面作答,对上述三段材料中的思想观点分别展开评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韩非子的观点在战国时期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成为秦统一后采取的治国思想;董仲舒的观点在汉代,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需求,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第(3)问,考查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两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回答,韩非子处于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形成;黄宗羲处于明清之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6年,联合国大会终于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此的正确说明不包括
A.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重大进展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C.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做法失败 
D.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西欧有人将一体化进程形象地比喻为顶风骑自行车爬坡,越往上越吃力,必须奋力向前,稍一松弛便会倒下。下列不属于“顶风”的是
A.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B.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差异
C.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化
D.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顶风”的准确理解,即欧洲一体化的阻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经济的差异,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激化,还有民族国家的利己主义意识等的存在,阻碍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而西欧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B的说是欧洲一体化的阻力不准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数据表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ACD三项是一战期间(1914~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故排除。1920~1936年是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尤其是1927年起后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