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09:26: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3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l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集体企业
城乡个体企业
外资或中外合资
1978
77.6
22.4
?
?
1997
25.5
39.1
17.9
18.5
(3)材料三中的“①”应该是什么类型企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判断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以“两面三刀”来概括法家思想的特点,“两面”指的是赏,罚,“三刀”指的是(?)
A.法、智、信
B.仁、义、礼
C.法、术、势
D.法、智、权



3、判断题  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
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道德规范相吻合
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
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4、判断题  通过对从秦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
评?论
出?典
评孔子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评儒学
(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
《坟·春末闲谈》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小题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3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小题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