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09:24: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95年1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5年1月1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欧元正式流通是2002、1、1,所以C正确;AB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一人称帝”主要指袁世凯复辟称帝,“滇黔独立”则是指蔡锷等人在云南(滇)发动护国运动,进军贵州(黔)等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百家争鸣”局面的社会背景: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因此选A。
点评:从课标的要求看,要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④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