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09:22: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 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


参考答案:(1)历史意义: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6分)
(2)简评: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6分)


本题解析:(1)把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结合,据本题材料总结采石之战对宋金战争形势的扭转意义,据所学知识点明它对南宋政治经济等的影响。
(2)阅读材料后,总体上感知虞允文的作为,突出其军事才能(才)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德)。
【考点定位】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杰出历史人物·宋金战争中的军事名人。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说明上海作为制作中心但国产的电影却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结合上海是半殖民地外国企业交的税远低于民族企业,不难推断C正确。题目要求问的是原因,AB说法是现象。D说法说“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体现了的应该是上海的比例更高,这不符合题目的比例,所以D排除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苏格拉底说: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所说的“灵魂内的原则”是指
A.欲望
B.感觉
C.兴趣
D.知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通过学习知识来唤醒灵魂中的美德。因此苏格拉底所说的”灵魂内的原则“指的是知识。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说明是汉代儒家思想被神圣化,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有人将其归罪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②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也存在诸多的体制弊端
③经济全球化将处在全球技术力量强的国家的主导下
④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是均等的,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既存在着机遇,又存在着挑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发达国家由于拥有技术、资金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会不可能是均等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