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时间:2019-06-26 09:15: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的文化生活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
B.传统戏剧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文艺界“双百”方针难以推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是在C、D两项中选择。因为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才造成“双百”方针的难以推行,因此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西方不仅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塑造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交往方式,在推进人类迈向工业文明、实现世界现代化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自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逐渐取得了对非西方世界在力量、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全面优势。
——金灿荣《告别西方中心主义》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巨头在前苏联的雅尔塔举行决定世界形势的最高级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其间斯大林与罗斯福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判。美国希望前苏联早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减少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作为交换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把中国新疆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租借中国旅顺港;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外蒙古独立。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由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各国开始兴起对“中国模式”的赞赏。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有众多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了诸如“两国集团”、“中美国(chimerica)”、“中美共治”等理念和主张。对此,中国政府有着清晰的认知。温家宝总理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就明确表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多角度分析“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22分)
(1)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2分)
②政治上,英、法、美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2分)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西方思想的解放;(2分)
④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为西方发展注入了动力。(2分)
(2)变化: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2分)
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分)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③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分)
(3)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第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
[? ]
A.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并存?
B.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C.我国的国家主权面临更大的风险?
D.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解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思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