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6-26 09:15: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
A.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另一方面甲午战争也从反面刺激了中国近代救亡运动的开展,此后维新变法思潮和运动应势而起,所以A B C三项说法正确能够佐证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项说法错误,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A.台儿庄大捷
B.平型关大捷
C.娘子关大捷
D.淞沪大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是七七事变。所以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38年在抗日名将抗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A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1月,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D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故选B。
考点:台儿庄大捷。
点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进行了比较努力的抗战,先后在正面战场发起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表明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故鸦片战争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销售受到严重的阻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国情复杂,阶级较多。实践证明,工农阶层只有联合中小资产阶级才具备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的实力,而后才能消灭剥削阶级,这些均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故选择D项。A项错误,无法说明中国革命的阶段的问题;B项错误,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中心路线,与中国的国情并不符合。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不是材料问题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