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5:16:55
1、判断题 公元745年,唐玄宗下诏:“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东罗马帝国),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诏书所提到的经教(即景教)属于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能力。景教是早期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唐朝贞观9年(公元635年)由叙利亚教士阿罗本从波斯传入西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业……1912—1919年,中国的农垦公司达100家,总额为1245万元。这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B.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
C.农村封建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D.外国资本主义加紧对农村掠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农垦公司发张速度的加快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A正确;B平均地权没有普遍实施,错误;C表述错误;没有涉及外国入侵造成的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6年中共“八大”文件
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选B项
点评: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并要求分析某一阶段特点形成的原因。如2009年浙江文综第20题考查了新中国教育的发展2011年重庆卷涉及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简述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33.演变:西汉编户齐民(以服役为主);北魏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8分)
趋势:一是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二是征税标准按人丁为主收税逐渐发展为以地产为主征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三是税收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四是由劳役地租为主过渡到实物地租为主。(4分)
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赋税为主线,但要注意时间是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不是整个封建社会,另外要找出重要朝代的赋税制度,要全不能遗漏。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历史专题历史。考查中国古代某一阶段的赋税制度及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三教并立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
①儒学受到严重挑战
②理学形成?
③儒、道、佛互相融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