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1 05:1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 :?
A.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
B.都是大国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C.都是战胜国通过共同认可的条约处置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
D.都是各大国战前即已结盟,战后共同策划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
[?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问题一: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它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材料二?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它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三?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1)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3分)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分)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3分) (答对其中三点即给分)
(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3分)
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3分)
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国认为苏联是对自己“北风的直接胁迫”,因此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2)两极格局之下一系列的“撼动”和“挑战”具体表现为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形成和加强;(3)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有发展也有缺陷,我们应该辩证而全面你地看待这一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城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固安理会依据《联合固宪章》做出协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王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芙固、俄罗斯、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也先后组织了中国的索马里海域远洋护航行动。

请对中国海军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授权(或“维和”)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击海盗,维护地区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国的海军实力,提高国际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比较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召开背景、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指出这两次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不同之处:背景:①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美日英加紧了海军军备竞赛;(4分)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2分)目的:①协调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关系;②是争取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4分)
影响:前者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但美日英等国的争夺日趋激烈;后者形成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4分)


本题解析:背景:在美国的倡议和英国的支持下,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以及中国等 9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即“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简称“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这次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缓和了这一地区的矛盾,但是英国、日本与美国在军备上的竞赛却越来越激烈了。雅尔塔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维护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