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1 05:1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针对无辜平民,进行暴力袭击,被称为国际恐怖主义。它是一种反人类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日渐猖撅,出现了行动跨国化、手段残忍化等趋势,构成对世界各国的重大威胁。2001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决议和宣言,谴责一切恐怖主义活动,呼吁所有国家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材料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社,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档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全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回答:
(1)什么是国际恐怖主义?主要特点是什么?
(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如何?
(3)结合材料二说明当今我国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
(1)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针对无辜平民,进行暴力袭击的反人类活动。行动跨国化、手段残忍化是其主要特点。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3)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反对恐怖主义。


本题解析:第一问是简释题,虽然概念在材料中,但是又不能把材料照搬下来,必须进行整理,达到既来源于材料,由于材料不完全相同。对于特点要从材料中概括。第二问课本的基础知识。第三问体现出归纳、分析、概括能力的测试。注意题干中的结合材料二字眼,不要脱离材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0年7月以来,随着美韩黄海军演的不断升级,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中国积极展开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这主要说明
[? ]
A.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B.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
D.当今世界,动荡与紧张成为时代主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是?
[?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苏关系正常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论断的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1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紊乱的世界里,……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
——1963年西德总理阿登纳
“法国和德国并肩站在一起,这确实对大家都是更有好处的。”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7分)
材料二:美苏冷战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在亚洲则充满火药味。
——摘自木子编《冷战风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在亚洲则充满火药味”的表现。(6分)
材料三: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
——摘自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
材料四:
?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随着中国、西欧和日本等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材料五: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美欧日是框架的基础
美俄中是框架的关键
美俄欧是欧洲的一翼
美中日是亚洲一翼
请回答: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历史现象:法德和解,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关系正常化。(2分)
原因:①两次大战的惨痛教训;②战后德国走和平发展道路;③美苏争霸威胁西欧安全。(言之成理皆可)(3分)
影响:①法德合作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扫清了障碍;②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2分)(言之成理皆可)
(2)(1)表现:欧洲冷战:北约对华约对抗;马歇尔计划对经互会对峙;西德东德分裂;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斗争。(4分)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任意两点2分2分)
(3)影响:随着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发展,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使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4分)
(4) 不能(1分)原因:①因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相互制衡)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 3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法国和德国并肩站在一起,这确实对大家都是更有好处的。”,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法德和解,为欧洲一体化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再结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和影响回答。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欧洲冷战的事例有: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对峙,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斗争以及德国分裂;亚洲热战的事例有: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大规模局部战争。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西欧和日本等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资本主义世界: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对国际格局:冲击两极格局,使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4)不能。原因有多极化趋势下各种力量中心相互制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了。其墓志铭上写着:“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评价是否恰当?


参考答案:(1)依据:发表中美上海公报,改善中美关系;大量削减亚太地区驻军;为结束越南战争起到重要作用;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对苏联政策以退缩为主要特征。(2)评价不恰当:尼克松在位时期,为中美、美苏关系的缓和做出了贡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并不是真正的和平的代表者①尼克松作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代表者,是霸权主义的推行者和执行者,全球战略的变化也是符合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②改善中美关系,是由于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美国不能无视中国,但也没有放弃阻挠中国的统一的政策③削弱亚太驻军,是由于侵越失败,国力削弱,为确保战略重点欧洲④对苏联政策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军事势力被苏联赶上⑤尼克松时,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升级,北约、华约对峙依然存在,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本题解析:首先抓住尼克松所做的事件,然后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这一史学理论,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