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1 05:14: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 世纪90 年代形成的反映全球化趋势的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区域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
D.中日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诗句可以看得出来,这是说的中国统一的问题,海峡两岸只有一个中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故选A。B项无法体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内容;CD项说的是中国的外交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材料认为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是(?)
A.遏制了日本侵华势力
B.助长了日本侵略朝鲜
C.为俄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D.没有满足日本的要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甲午战争前夕,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不认真备战,造成清军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材料对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提出了批评,认为清政府的对日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朝鲜的嚣张气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次高峰的出现都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两次低谷的出现都与“左”倾错误的发展有关
C.第一次高峰时废除了农村土地私有制
D.第二次低谷时农村土地实行了国有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第一次高峰是在1958-1959年间,当时是农业领域的大跃进运动时期,高峰时浮夸风的体现(“左”倾错误的表现);第二次高峰是在1983年及以后,这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导致的;第一次低谷是在大约1959-1961年间,这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导致的农业产量下降(推行“左”倾错误的结果);第二次低谷是在1967-1968年间,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由于干部群众都在停产闹“革命”,所以农业产量下降,也是“左”倾错误导致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范缜(约450—515)在《神灭论》中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的《神灭论》一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于是出现了竟陵王萧子良凭借宰相的权力,慌忙调集众僧名士,软硬兼施,轮番围攻范缜。但由于他们讲不出象样的道理,尽管人多势众,也没有压倒坚持真理的范缜。
材料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毛泽东同志曾经对农村社会作过多次调查,发现迷信十分盛行。由于迷信的严重存在,使得老百姓面对自己的苦难非常麻木,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一份关于革命前兴国社会的情况调查说:“兴国的迷信鬼神,可说应有尽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不是在迷信鬼神中”。调查者举正月的例子说,“……还有一种茅山,人家病了,他们假借招魂的法子惑众,是男人化装女人,口唱淫词……丑态百出,一股流氓赤膊鬼,趋之若鹜,这是一种最坏的东西。对此,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反对迷信思想和反对迷信活动的斗争。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神灭论》的发表使“朝野为之哗然、震惊”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开展反迷信活动斗争的原因。(3分)
(3)据此谈谈你对反迷信斗争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当时社会上迷信思想和迷信活动盛行;当时玄学在知识分子中盛行,玄学夹杂着迷信思想;当时统治者大力倡导佛教和道教,企图利用宗教加强统治;当时科学知识贫乏。这一切使朝野大量地主、官员和知识分子不能接受无神论思想,有些人更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因此“朝野为之哗然、震惊”。
(2)迷信活动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加重人民生活困难;麻痹人民斗志,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3分)
(3)反迷信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反迷信斗争根本方法是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反迷信斗争必须将思想教育与法律制裁相结合。(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反对范缜《神灭论》人员“慌忙调集众僧名士,” 可知其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神灭论》与僧众和儒士信奉的教义不同,即当时玄学在知识分子中盛行,玄学夹杂着迷信思想;当时统治者大力倡导佛教和道教,企图利用宗教加强统治;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科学知识贫乏;社会上迷信思想和迷信活动盛行;这一切使朝野大量地主、官员和知识分子不能接受无神论思想,有些人更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因此“朝野为之哗然、震惊”。(2)材料二中文字“由于迷信的严重存在,使得老百姓面对自己的苦难非常麻木,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说明根据地开展反迷信活动斗争的原因是:迷信活动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加重人民生活困难;麻痹人民斗志,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同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主张“无神论”。(3)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直接得出有关反迷信斗争的认识:反迷信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反迷信斗争根本方法是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反迷信斗争必须将思想教育与法律制裁相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