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5:10:44
1、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1)1952年增加: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1960年下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
(2)原因: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答到我国农业发展或者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促进农业发展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我国农业的曲折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第(1)题,要抓住1952年1960年两个时期入手分析具体原因;对第(2)题,要从“文革”动乱、人民公社旧体制及“文革”结束初期党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方面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历史图片,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展出应该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④是1971年①是1972年2月②是1978年12月③1972年9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其创始国不包括?(?)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卢森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的成立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深
C.世界经济集团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以缓和为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