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1 05:1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一战”的爆发?
C.国货运动的推动?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1912—1915年”不符,故本题应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初曾颁布过“剃发令”即要求汉人必须前额头剃发和脑后扎长辫,否则即视为不归顺清朝统治,这一政令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所以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故答案选A,B C D三项仅仅具有移风易俗的特点但不带有反清革命意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同时,又推崇权威的思想家是
A、墨子B、荀子c、韩非D、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尚贤”是墨子的重要主张,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是靠“尚贤事能”,就是说,要把贤能之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处理政事。“尚同”的思想是“尚贤”主张的进一步发展,不但要求统治者不分等级,任用贤才,而且主张最高统治者的职位也应该由贤者来担任。“尚同”的主张也含有推崇权威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是
[?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诗中不难看出所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速度之快,而不是建筑、西装、餐饮方面,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