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商鞅变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1 05:06: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 ]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2、判断题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最终获得成功,其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商鞅具有大无畏精神,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形成良好口碑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选择题  预示着分封制下封国采邑制废除的是
A.设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
D.推行什伍连坐制



4、判断题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反映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缮、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 ??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