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1 05:00: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马克思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应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当前,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最有利因素是
A.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B.一国两制方针
C.和平统一方针
D.两岸人民的共同渴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本题强调共同的利益,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都是大陆一方制定的方针,而不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故排除BC。D选项观点虽然是两岸的共同点,但不是共同的利益,故排除。两岸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利益越来越多,故A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太宗对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的下列做法体现该言论的是(?)
①发动玄武门之变②沿用科举考试制度③修订《唐律》?④实行均田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了实现这种奇迹般的发展目标,每个人都被鼓励参加工业生产;这样,每个人,不管其职业是什么——政府官员、农民、学生、教授、工人等等——都成了无产阶级。”这句话描述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奇迹般的发展目标”可以看出,指标相当的高。又从材料中所有人都被动员起来,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大跃进运动。故选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没有定下不切实际的生产目标,而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但是没有把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从事工业生产。因此BCD三项均错。
点评:大跃进是1968年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发动的生产领域的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避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一切随顺自然的境界?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以来“独尊儒术”的转变说明了思想专制统治的出现,当然这种思想控制的加强是建立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①②③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④说法错误,“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