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1 04:54: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
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然后自有贯通处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依据所学可知,陆九渊是南宋时候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一思想为明朝的王阳明加以发展,更加完备。分析选项,A、D为理学的主张,不合题意;C虽为心学的主张,但与题意不合。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
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⑤欧共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⑤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改名为欧盟,现在已经不存在欧共体这一组织,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世界三大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异同
?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时间
l993
1994年
1989
成员国间差异性
多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差异明显
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集团
经济组织
论坛性经济
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存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C.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和刑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B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B。无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还是先秦儒学,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排除C。他们也都主张“仁政”,排除D。联系史实,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表现在新增加了君权神授思想,这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神化了封建统治,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历史上,中国的西部、北部、西南部,曾经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这一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主要原因是(?)
A.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是一个陆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
B.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几大文明交汇的地带
C.在全球范围内,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个区域能够与这个地域相比
D.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欧亚交通要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一地区是指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一块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甚至是北亚、欧洲都有联系,从历史角度来看,早在西汉时期这一区域就有了联系,而且最远到达了罗马,也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大秦”或者是“犁鞬”,西汉末佛教通过这一地区从“身毒”或“天竺”传来,再后来唐代时“玄奘西游”到达“天竺”,再后来在《明史》当中出现了诸如“弗朗机”等国,也有利玛窦到中国来等等,所以从历史角度看要选B。对于A,完全不符合问题题意;对于C,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对于D,也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题要注意“主要”与“次要”的区别,要学会通过唯物辩证论的哲学观点来考虑。当举棋不定是一定要学会反反复复的分析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的制约,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评价,解题关键是要联系中国社会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