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1 04:52: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足以说明了法国?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说明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艰难和曲折,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合法国史实。
考点:法国共和制政体
点评:法国总统共和政体的建立效仿美国,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由于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因此总统在一定程度不能独立行使完全的行政权,受到议会的极大限制和约束,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掌握完全行政大全这是二者的根本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2分)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2)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欧洲的启蒙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4分)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4分)结果如何?(2分)


参考答案:(1)特点:中体西用。(2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分)
(2)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4分)实践: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4分)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二“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概括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可以从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程度等角度分析。
(2)考察了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主要应该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主要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自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材料二?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美国《独立宣言》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怎样论述君民的关系和权力的?(9分)
(2)综上所述,近代中外人民在追求民主权力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认为是人民选择国君,而不是国君选择人民,人民可以废黜国君;材料二认为人生而平等,拥有不可转让的权利,美国人民有权解除英王对他们的统治权。 (9分)
(2)都认为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力高于一切,政府是根据人民的需要,由民众选举产生而服务于人民的;政府所具有的一切权力和政府官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和国民的利益与法律相适应。(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材料一说明之所以有君主,是因为“民不能自治,亦不暇治”,所以“共举一民为君”,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人民对君主“可共废之”。材料二提出人的自然权利来自于“造物主”,而非君主,美国人民有权力解除对英王的隶属关系,即英王的统治权。
(2)结合第一问,对比两则材料,二者都强调人民的权利;对于政府权力来源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来自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认识也相同,人民有权力解除政府的统治权,因此政府的权力和行为必须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2分)
(2)“主权在民”的原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5分)
(3)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二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分)


本题解析:(1)《铁定宪法大纲》属于封建专制性质的文件,宣扬君权神授;(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学习美国,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3)二者的性质不同,两部文献无论在指导思想、内容,还是发表的目的等各方面都截然不同。
点评:清朝末年,民族危机加速,中国国内的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政府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8年出台了《钦定宪法大纲》,事实证明,清末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是规定了主权在民,学习美国和英国等国的体制,并得到发展创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部法律文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权宣言》确立的这些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九年原则’,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社会的指针。”“这些原则”包括?
①自由平等?②财产权?③普选权?④民主共和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