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1 04:42: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的演说
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和各国的人权和主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告
(1)依据材料一,简述丘吉尔发表这篇演说的背景。这篇演说表明,英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二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
(4)结合上述材料,请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



3、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中心印有“抗战建国”字样。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

(1)材料一邮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4分)
材料二?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夸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成为可能和确定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文文件集》
(2)材料二中“克里米亚的会晤”指的是哪次主要会议?其主要意义是什么?(6分)



4、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有: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材料二?王芝在《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中论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但表示苏联“当时别无选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回答《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分析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分)



5、判断题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 ]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