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1 04:25: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属于1929——1945年的常用语是:
A.经济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B.经济危机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战争
C.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社会福利制度
D.国家干预经济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法西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1931年罗斯福上台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1933年希特勒就任总理,法西斯上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
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民主巨星”中“民主”应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安定了国民生活”是指新政通过社会政策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确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由此可知“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斯大林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阐述,即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了大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而A“从根本上”的表述不合史实,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D新政是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故本题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 叶柏 91eXAm.org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材料四? 2008 年 9 月 14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4分)
(3) 根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拟采取的基本措施。(2分)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各国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政策: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4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府干预。(2分)
主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2分)
(3)措施:寻求全球合作。 (2分)?
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国际贸易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增强。 (3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