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9-06-21 04:2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但不包括?(?)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目的上看,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建设都是为了
A.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D.确立起文明的典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政治和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本质上说,任何时代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故选C。
点评:本题解答的思路是: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为统治者自身利益服务的,国家的对外行为也是为了本国利益。解答此类题目只要把题目上的身份确定,便可得出其目的。类似的题目再如: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开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C、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 年8 月14 日,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条约,以及国防协议中与中德、中奥有关系者,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中德、中奥新约完全取消了德奥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是中国与曾经侵略过自己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平等条约。在两年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分别提出了要求关税自主、撤废领事裁判权、撤
退没有条约依据的驻华军警、退还租借地、取消外国在华邮局等提案。……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唯一实质性成果是取消外国在华邮局。1925 年,五卅惨案引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对北京政府的外交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在全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压力下,北京政府决定顺应形势,发起“修约”运动……最终未取得成功。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于1928 年7 月分别照会比、西、意、葡、丹、日等国驻华使节,通知其与中国订立的商约已告期满,中国现声明废止,并提议各国即派全权代表与中国另行商定平等互惠的新约。对此,比、西、意、葡、丹五国在复照中均表示愿与中国早日议订新约。……终于在年内与五国订立新约。但是,由于其他一些国家尚未放弃关税协定权,根据这一条款,这五国实际上仍可获享低关税的好处。……1929 年4月,中国外交部向英、美、法等国驻华公使发出同文照会,提出了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要求,但英国等国仍未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历史研究》1997年5 期
材料三: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共同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历届政府在废除不平等条约上的外交努力。
(2)历届政府在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上有何一致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发展?对此你怎样认识?


参考答案:(1)努力:北京政府开始提出修约问题,并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外国在华邮局。国民政府与五国订立了新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彻底解决了不平等条约问题。
(2)一致:历届政府都对不平等条约不满,并采取实际行动废约或修约。看法:任何政权不论其性质如何,只要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3)发展:一是针对所有不平等条约;二是针对不同内容的条约,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认识:只有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完全胜利,国家获得真正独立的前提下,才能完全废除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


本题解析: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争取民族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所作的努力。试题共3 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有三个层面:一是归纳材料,从材料概括出答案;二是比较材料;三是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崇洋现象。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1895—1913年
B.1914—1919年
C.1927—1937年
D.1945—194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F2>F1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处于萧条时期。而A、B、C都是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时期,所以排除。而1945-1949年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绝境,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