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9-06-21 04:22: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6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带动了殖民扩张活动,给造成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
坏和灾难;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8分)
(2)条件:市场、资金、劳动力。(6分)过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雏形;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从美洲、东印度、非洲的社会情况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通过抢劫、掠夺、黑奴贸易,大量财富流入西欧,“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意思是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⑵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从这段材料可知市场的需求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从这句话可知,英国已经具备了雄厚的资本。“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把握好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直到……1820年 ,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不对,中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是在近代洋务运动开展后;C不对,此时已经是19世纪前期,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完成,D不对,分析历史不应带有偏见,而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鸦片战争前中国虽然没有向近代社会转型,但毕竟地大物博,传统封建经济仍然发展。B符合题意。
点评:历史选择题题干提供文字性材料(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艺作品等)或者图表材料(历史地图、图画、照片、统计数据、函数曲线等),这些材料大多在教材中未出现,但其材料中心信息必然显性或隐性蕴含于教材中,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提取核心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它实际上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6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
A.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
B.出现右派倾向
C.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全部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各界曾发生本质变化,剥削阶级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要求同落后的物质文化之间的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小范围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想象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做“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
A.朱熹是教育家,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C.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对儒学贡献大
D.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把朱熹比喻成孔子,主要指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对儒家思想的成熟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选C。朱熹没有被奉为“圣人”,A项错误。说为人处世和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也有些牵强,B项不对。西汉董仲舒时儒学就确立了在封建社会的主流地位,D项所述有误。
点评:本题以有关朱熹的历史传说为背景材料,创设有关儒家思想发展过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把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同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我们对之如何处置……任其为三分之一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
——《新民学会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寻求民主的过程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起点只能通过组织型参与形式,而非个人型参与形式。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领导、发动各阶层成立相应的各种组织,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
——王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制度来实现的?你如何认识这种“特殊的民主”?(6分)


参考答案:
(1)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2分)
(2)认识:联合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建立统一战线,扩大民主范围。(2分)
原因:中国的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国民党独裁统治;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党派的建立及发展;共产党不断成熟壮大等。(4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认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说明毛泽东主张与和平方式相反的方式进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即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并结合所学关于党建的知识,即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的新的认识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描述的特征,再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提高三大制度来实现。关于“特殊的民主”的认识主要从中国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人类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