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1 04:2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载:178l—1790年中国输出英国的茶叶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1783—1793年英国输华呢绒、棉布的总值为1600多万银元。下列解释不正确的
A.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B.传统的自然经济导致了上述现象
C.从产品上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鸦片输入影响到正常的中英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正当的中英贸易看,中国出口是进口的六倍,说明中国处在出超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出口的物品为土特产品,英国为工业品,这说明了两国和产力水平和差异,材料没有反映鸦片贸易情况,所以D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2月广东湛江市高考测试题(一)27题)(14分)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曾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表格中关于这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简要论证。

第一组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第二组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第三组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参考答案: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2分)“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4分)“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2分)“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分)“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


本题解析:
本题应从维新派和革命派各自的主张,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结局来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史书记载,我国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五六千万左右,清康熙末年只有两三千万,乾隆五十九年激增至三亿多,道光十四年(1834年)超过四亿,导致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管辖疆域扩大
B.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C.地丁银制的实行
D.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问题的能力。清朝时我国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是地丁银制的实行,因为地丁银制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段话是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旨在说明我国重工业基础尤为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1953——1957年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AD属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 是从1958年开始,而且属于经济建设中的失误,与题干不符。因此选B.
点评:“一五计划”建设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