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1 04:1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3题)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和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的“媒介“,因此B首先排除。电视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网络是二战后出现的。因此C、D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非洲国家
A.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B.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C.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
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包括非洲国家,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国家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D.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根本原因,经辨析可知:B项是客观原因,C、D两项是次要原因,A项才是根本原因,正确答案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不包括的是
A.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B.促成了万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C.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