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1 04:1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核心作用在于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封建统治的统治制造合理的法理依据,便于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答案选C,A B两项是对儒学本身的影响而非其核心的社会作用, D项说法错误,其与董仲舒的新儒学并无直接关系。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不仅开启了儒学的神学化之路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A.墨家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道家思想
D.天人感应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生学完经考试可到政府任官;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①②③正确。④私学兴盛并非汉武帝的贡献,故选B。
考点: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点评: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除了儒家思想,其余的各派学说都禁止传播。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A、B、D都是儒学经典,C是法家的著作。故选C。
考点: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点评: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可知是强调上天的力量,规劝统治者施行仁政,B不符,这主要是孟子的主张,且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C不对,这是董仲舒强调思想上的统一,与题干不符;D不对,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
考点: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型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