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时间:2019-06-21 04:09: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内容。四个选项都属于孔子的思想内容,选项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选项B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选项D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均是孔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选项C属于孔子思想中的糟粕部分,反对变革,故选C项。
考点:孔子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但是也重视等级秩序;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荀子反对剥削太重而使国富民贫,故A符合题意而D不能选;B、C两项从题中材料无从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仁政”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春秋时期,齐桓公能够确立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主要是依靠
A.周王室的支持与认可
B.黄河中游各诸侯国的拥护
C.“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D.较为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