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1 04:07: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指60年代中国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欲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A不对,是在1972年;B是在建国初期,且与苏联结盟;C不对,毛泽东所谈及的还有西欧、东欧国家,而且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集中在(? )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经济权力过分集中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结束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此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国家产生了摆脱苏联
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二?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贷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材料三?改革开放30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达20%,对GDP的贡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则更大。
——徐挺立《改革开放30年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4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3分)


参考答案:
(1)原因: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③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入开发;④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8分)
(2)原因: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②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4分)
解救: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②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分)
(3)贡献:①拉动了相关产业和GDP的增长;②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③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民族近代企业的兴起等主要相关史实相关联系,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归纳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
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入开发;
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
(2)原因一句“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的行列”分析归纳,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解救列举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3)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达20%,对GDP的贡献,对地方财政的则更大。贡献主要是从经济增长和人们的住房需求两个角度归纳:拉动了相关产业和GDP的增长;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及文字、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周武王
D.周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数量
D.土地的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和变革,根据所学,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四次:(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农业合作化:1953年至1956年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坚持土地公有制,经营权归农民。图片反映的三个阶段的土地性质都是公有制,只是使用权发生了变化,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制度变化的掌握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