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4:03:00
1、判断题 该表为“l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
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壮大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使中国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D项正确。中国接受苏联的援助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的,A项错误;“冷战”形成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B项错误;C项只符合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
①《北大西洋公约》
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③勃列日涅夫手稿
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图片信息“冷战纪念馆”可知这是关于冷战专题的纪念馆,选项中属于冷战内容的是《北大西洋公约》和勃列日涅夫手稿。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说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
A.多级格局
B.二超多强
C.三足鼎立
D.美苏均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理解。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苏力量势均力敌,英国地位下降。选项中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解答本题须知从美国角度去分析美国政策制定的原因。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①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ABC项;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对的胜利对中国战场具有很大依赖性,②正确;反法西斯战争使美苏联合,然两者有着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③正确;中国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联合国的创立背景与目的分析,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AB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