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1 03:50: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适合于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①少数民族问题?②边界争端问题?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④港澳回归祖国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判断题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
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



3、判断题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苦痛
B.传统旧俗遭冲击
C.新旧事物的对立
D.新旧事物的并存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财政总
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元
+17?3%
558?7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10%
419?4
-25%
1968年
2015?3亿元
—4?2%
361?3
-13?9%
材料二:1973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
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长
工农业
45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
工业
31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
农业
1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4?6%
?
材料四:“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材料五:1975年9月27日,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做《各方面都要整顿》的讲话: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政策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就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中各项数据上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通过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2分)
(4)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全面整顿有什么意义?(3分)
(5)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何种关系?(1分)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周王室衰微,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