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1 03:48: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人权宣言》的是(?)
A.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人权宣言》只是确立了基本的政治原则,并没有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出现于法国 1791年宪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加入世贸组织?
?


参考答案:(1 )历史活动: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布什: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的发展由孤立推向统一,推进了人类近代社会发展。 查尔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美洲带来了种族灭绝的灾难。
(2 )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建立;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3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观点二:是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扩张的手段。依据: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国家的掠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为全球提供一个大市场。WTO 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中国需要世界。中国要发展,就必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WTO ,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与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伟大构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2004 年8 月22 日和12 月11 日,分别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和百色起义75 周年纪念日。
阅读下列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照片,回答问题。
分别分析图1、图2、图3 所反映的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并概述它们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图1:淮海战役。原因:1948年,经过两年的人民解放战争,解放军力量增强,后方更加巩固。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人数超过国民党军队。国民党人数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处境孤立。中共决定发动淮海战役。影响:歼敌55 万余人,解放长江以北和中下游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图2: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原因: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与英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 年7 月1 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为保障“一国两制”顺利实施和“港人治港”的实现,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成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同时也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图3:中国宣布裁军百万。原因:20 世纪80 年代,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进展。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推动国际裁军和实现世界和平,中国宣布裁军100 万。影响: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提高了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加强了质量强军的战略思想。同时,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的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题解析:
本题属图片信息题。从图示说明可知三图反映的事件分别是:图1“淮海战役”,图2“起草香港基本法”,图3“中国宣布裁军百万”。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等可以得出,当时中央的财政体制因为时局的动乱而遭破坏,给地方截留赋税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他们正在就取消关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环境等议题进行谈判,有望于2014年4月达成最终协定。这一组织

TPP成员国示意图
①涵盖了北美自由贸易区?②与APEC区域有所重叠
③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纠纷?④将使参与各国同等获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根据TPP成员国示意图可以得出①正确;APEC即亚太经合组织,可以得出②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只能得出TPP成员国可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而无法得出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纠纷,③不正确;④错在“同等获益”的说法,因为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各国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