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1 03:46: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创造出了大量的先进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自然科学的成就中,开辟了人类生活新时代的是?(?)
A.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
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D.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使得人们能够发明发电机,电作为一种动能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业新的能源就产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了《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⑥敌对阶段(1949年后)。材料中美国在1949年后对中国形成“敌对”看法的主要背景有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万隆会议的召开
④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立、斗争激烈,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与美国的对手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造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开放题)
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请依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⑵朱熹发展了儒家思想,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动,无所适而不在。……存天理,灭人欲”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儒家新发展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⑶1973年,罗伯斯庇尔指出:“自由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格言的意图是什么?
⑷9月8日是孔子诞辰日。1914年,袁世凯在这天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2005年9月28日,全国许多地方和海外的华人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的活动。你认为这两种“纪念”活动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⑴提出“仁”的学说,提倡为政以德。
⑵发展表现:提出了三纲五常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把儒家发展为理学。消极影响:压制、扼杀人的个性,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统治。
⑶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⑷不同:袁世凯祭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复辟帝制进行舆论准备;今天纪念孔子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分析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3)要注意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4)要注意从目的和时代背景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上海市政府出台一项措施,“具体规定是每四周上映国营片、苏联片各百分之廿五,大部分影院上映的英美片每四周不能超过百分之廿五,其余时间则上映私营国产片”。这一项措施
A.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体现
B.出台于50年代初期
C.出台于80年代初期
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国营影片与苏联影片并重,说明中苏关系当时还很好,所以只有50年代初期,以后直到苏联解体中苏关系都很不正常,不可能并重。允许欧美影片存在但却加以限制,说明当时还没有完全排斥西方,有私营的,说明还没有开始公私合营啊。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