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41:54
1、判断题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代民族经典服饰是(?)
1长袍马褂?2中山装?
3列宁装?4旗袍?5西装
A.134? B 2345? C.24? D.34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长袍马褂是传统的服饰;中山装是结合传统服饰和西装的特点设计而成;列宁装是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长穿而得名;旗袍则是融合了旗袍马甲和西方裙装的特点;西装又称西服,洋装,是西方的服装。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
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
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的时间,比较的很长……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回答:
(1)材料一中“独特的有利条件”除了材料提到的之外,请再举2例。(2分)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工业革命前后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4分)
(3)材料三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因而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2分)
(4)“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中的“革命”指什么事件? (1分)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解决了劳动力、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等。(2分,任答其中两例)。
(2)工业革命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在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他们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原料的输入,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各地联系更加更加便捷、更加密切。(2分)
(3)开展洋务运动。(1分)结果:失败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1分)
(4)辛亥革命。(1分)没有落空: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落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分,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任意作答,答案满分均为4分)
说明:学生答题不必完全拘泥于所给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良好的政府、丰富的煤炭、精巧的机器和机械、雄厚的资本积累”等条件外,还包括先进的制度、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力、进步的技术等。
(2)题目的主旨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因素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继续开拓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加上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3)针对器物落后所采取的措施是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4)这是梁启超1923年的文章,“近十年”指的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这段时间。是否“件件都落后”,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提供证据支撑自己的判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世纪中叶,中西方的社会发展水平大体相当。18世纪,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是一个光辉的历史时期,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东方终于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落后了,西方走在前面……1978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也出现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为统一整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
(1)“16世纪中叶,中、西方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世纪对于西方是一个光辉的历史时期”,这在政治上主要指什么?“中国在18世纪竞赛中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的重要变化主要指什么?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上都盛行封建皇权或王权、君主专制。经济上都是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2)法美等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国家确立。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造成了与外界的隔绝和自身的落后;思想文化的专制,不利于科技文化的进步。
(3)由高速发展走向“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下降)。改革开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符合本国圈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限定:50年代后期,C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状况。A属于井冈山根据地时期;B属于抗战胜利后;D属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美国和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
新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图示
材料二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4年正式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和中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其形成的相关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6分)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3)简要说明中国建国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指出近现代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中国: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分)
(2)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使国家势力迅速壮大,成为世界性大国。(6分)
(3)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6分)
(4)政治民主化。(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西方政治体制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建国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作用相关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