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40:53
1、选择题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古代社会严格的“四民”等级划分到明清之际的“士商相混”,反映出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级观念逐渐淡化。故选C。A项说法极端;B项说法错误,中国古代从未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项传统社会结构解体说法错误,传统社会结构在近代开始解体。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思想解放、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代表人物有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等。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皆本等,是传统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属于新闻资讯节目,因此选B。
考点:大众媒体
点评:大众媒体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四大媒介包括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
A.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B.未来网络媒介会取代其他媒介
C.是传递信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的功能的扩展
D.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描写符合材料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选项,A所描述的商品和题干描述不符,B项没有涉及市场所买卖的商品种类,C项涉及的商品是“江货”,应该指的是一些水产品,与题干所涉及的珠宝玉石等无关,D项五陵代指富人,此句大意是有钱公子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玩),这里的金市指的就是长安的西市,所以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长安商品贸易场所西市和东市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特别要把题干与选项密切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金达到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概念的理解。在解答这道题时,首先要了解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概念。内因主要强调内在因素,而外因主要强调外部条件。在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创办的原因中,A、C、D项均为内因,但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才使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