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1 03:37: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50年中苏会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到1983年7月,“文革”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得到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
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④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平凡冤假错案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故①与本题所列现象无关,应排除,利用排除法,该题答案为 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江泽民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的主要理论贡献分别是什么?
(3)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第一位:孙中山创建三民主义,
第二位: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位: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3)“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走上正确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题解析:
主要抓住三次历史性巨变即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上海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⑥海南 ⑦珠海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⑤⑥⑦
D.②③④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3月1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磷酸盐征收69.58%至95.40%的反倾销关税。对此,中国可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