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29:57
1、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
[? ]
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
C.逐渐受其影响,有限地学习、接受
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 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 约他出兵决战。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文献反映了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这对以后他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于宗主督护制和“纵富督贫”的赋税制度,阶级矛盾尖锐,由于鲜卑族实行压迫和歧视的不平等民族政策,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不断。
(2)反映的是孝文帝在掌握汉族先进文化方面的造诣。孝文帝较好地掌握了汉族先进文化,深刻地认识了汉族文化深邃丰富的内涵,对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_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偕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内容、性质、重大历史意义方面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措施:均田制。原因:“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2)①内容:确立新的土地制度。②性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③意义: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加速封建化进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
[?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